东陵大盗事件的起因、经过与结果概述
东陵大盗事件发生在民国初期军阀混战的年代,是中国文物史上继八国联军进北京、火烧圆明园之后的第三大文物浩劫2。1928年,原奉系军阀孙殿英以缺乏军饷为由,借军事演习之机盗掘了清乾隆皇帝的裕陵和慈禧太后的定东陵,引发举世震惊,围绕盗宝和护宝,各方势力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与博弈1。
东陵大盗事件起因
- 孙殿英的军阀野心与军饷困境:1928年秋天,蒋介石为扩充实力,用裁军和整编杂牌军的办法排除异己。原奉系军阀孙殿英不甘心被蒋介石吞并,企图占山为王,当时他面临着缺乏军饷的困境,这成为其盗掘东陵的直接动机1。
- 清东陵的巨大财富诱惑:清东陵地下蕴藏着惊世财富,这对急于扩充实力、解决军饷问题的孙殿英来说,无疑是巨大的诱惑2。
东陵大盗事件经过
- 精心策划与准备
- 实施盗掘
- 各方反应与博弈
- 那辛庭的行动:那辛庭事先对孙殿英的用心有所察觉,日夜兼程赶回东陵,途中险遭谭温江暗算。看到民族文化遗产惨遭洗劫,气愤至极的那辛庭急将此事密报平津卫戍司令部1。
- 朱绶光的企图:司令部参谋长朱绶光接此密报后,假借制止这次行动,企图染指分赃1。
- 孙殿英的应对
- 朱绶光的报复与徐源泉的介入:朱绶光为报复孙殿英,秘密将谭温江活捉并施以酷刑,逼他供出珠宝的下落。第六集团军司令徐源泉经孙殿英三番五次求其援助,亲自出面向朱绶光要人,同时派兵干扰平津1。
- 孙殿英与洋人交易及那辛庭夺宝:孙殿英已将珠宝、文物以两吨黄金、五个师的装备为代价,和美国诈骗犯华莱士达成交易。那辛庭得信后,在宴会上以酒醉为名摆脱孙殿英,夺出了珠宝、文物,不料转移时被孙殿英发现并派兵扣住1。
- 更多势力的卷入:蒋介石连夜招见军政要员,朱绶光抢先告密受到蒋的赏识,蒋指令阎锡山尽快审判盗墓元凶。郭颂为救那辛庭投靠朱绶光,蒋介石对郭颂护宝有功褒以爱国将领,提升朱绶光为北方军副总司令,命阎锡山组织军事法庭审判盗墓元凶1。
- 山寨中的波折:那辛庭被押进一座神秘山寨,经历了绝食拒饮、与沈慧等人的周旋等一系列波折。后来道长沈九因钦佩那辛庭的胆识和爱国正气而设宴压惊,那辛庭执意要沈九把全部珍宝如数交还政府。期间还发生了秦得禄被活捉、十二军发兵围山等事件1。
- 最终的护宝行动:那辛庭由郭颂保护,以秦得禄为人质来到北平。他们将秦得禄的口供在报上发表,继而通过朱绶光向阎锡山提出择日公展珍宝、从速审判孙殿英、筹建国家博物馆三个条件,蒋介石指令全部接受。
东陵大盗事件结果
暂无评论...